苗族服饰

苗族服饰

来源: 发布时间:2020-12-10 19:29:28 字体大小:

苗文化的综合载体


苗族是世界上服装种类最多的民族,苗族服饰是中国服饰的活化石。

湘西苗族服饰是中国苗族服饰的发源地之一,以其历史悠久、古朴典雅、文化积淀深厚而受到国内外人士的关注。凡来过湘西苗族地区的人,无不为他们身上所穿戴的绚丽服饰所倾倒。从这些服饰上我们不仅可以发现这个古老民族的古风遗俗,甚至还能依稀看到苗族社会的历史发展轨迹。2008年,湘西“苗族服饰”入选国家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刺绣图案中,动物常用龙、凤、狮子、蝴蝶,植物以梅、菊、兰、桃为主,色泽艳丽,对比强烈。(程明君摄)


湘西苗族服饰款式多样,构图优美。湘西苗族以红苗居多,包括20多个支系、亚支系的族群,故服装款式多样。从构图上看,讲究图案疏密聚散的变化,多采用满地花的构图方式,注重服装的整体感要求。同时,广泛运用对称或均衡的结构,放射或求心的布局,团花与角花的呼应等手段,整体构图优美匀称,表现出服饰图案独特的艺术魅力

苗族服饰是苗族古代农耕文化的再现。苗族服饰上的刺绣题材多样,类型繁多。虽有地域差异,但只有风格不同而无等级差异。这是因为长期的农耕经济无明显的社会分工,人人处于平等地位,在平等共处的思想意识下,艺术创造也呈现出平等共生的状态。农耕社会中,男子主要从事户外体力劳动,而妇女主要以家务或较轻的田间事务为主,复杂多样的手工操作培养了她们灵巧的双手和细腻的情感,促进了妇女审美要求的提升和创作思维的发展。她们制作服饰常常是随心所欲地选择农耕生活题材,从简单的牛马猪羊、花草树木,到复杂的劳动场面以及家庭生活,自由无羁,热情奔放,洋溢着饱满浓郁的生活气息,是古代农耕文化的形象展示。


银窠高耸项围圈,花帕红绳正斗妍。八尺布裙遮不住,一双赤脚似飞仙。——清代佚名《服饰》(向民航摄)


苗族服饰是民族历史的载体。苗族服饰虽因支系、地域、年龄、婚姻等情况不同而有所不同,但无论哪个地方的苗族女性,都喜穿百褶裙,裙上图案花纹斑斓多姿,色彩缤纷绚丽,常以刺绣、织锦、蜡染、挑花作装饰,这是苗族先民“三苗”“好五色衣”传统的延续发展。至于那些隐藏在苗族服饰中的文化密码更是打上了这个民族无法磨灭的鲜明印记:褶裙上的彩色线条,是祖先迁徙时跨过的河流、翻越的山岭;背牌上的回环式方形纹,是祖先曾经拥有却最终失去的家园、城市;而那花带上的“马”字纹和水波纹,则是先民举族迁徙时万马奔腾过江河的壮观情景……苗族服饰是一种无字的史书,记载了这个民族最古老的历史和植根于血脉中的传统文化。

苗族服饰是苗族民俗文化的表现。在苗族的诸多民俗节日里,男女老幼必着盛装参加。到了婚嫁年龄,如果在节日或赶边边场时有了意中人,苗族姑娘便将寄托爱情的花带或绣花荷包赠给男子作定情物。在新婚时,婚床帐檐上必须有“龙凤呈祥”纹样及左右对称纹样,表现了新婚夫妇对吉祥富贵、生活安宁的追求。


不管外面的服装多么时髦,我们还是习惯于穿着自己的传统民族服装。(彭秀莲摄)

苗族服饰图案是苗族宗教精神的积淀。苗族服饰喜用原始信仰组合图案,尤以龙、狮、蝴蝶组合变形最多。蝴蝶作为苗族文化体系中始祖、母亲的象征,已成为一种定型化的图腾意象;龙作为司水的神明和家宅神,能保佑民族风调雨顺,幸福吉祥。较之汉文化中的龙,苗族民俗中的龙形象更为和蔼可亲,形态变化更为多样。此外,自然界中的花鸟也被赋予灵性出现在苗族服饰中,“鸳鸯戏水”“莲(连)生贵子”“凤穿牡丹”“百凤朝阳”,这些图案既吉祥喜气,又美丽典雅。可以说苗族服饰是千百年来苗族的精神积淀和显现,有着深刻的传统文化内涵,是原始宗教观念的物化形式,渗透着对超自然神灵的幻想。在苗族服饰创作题材、创作意旨、艺术构思、审美情境等方面都可发现神性的灵光,营造出泛生意识的氛围。这是湘西苗族服饰在图案母题上众多神灵汇聚所体现出的综合审美特性。

(一)服装

湘西苗族服装充分展示了苗族人民对幸福美好生活的向往与憧憬。在长期的实践生活中,他们的服装与本地区特有的生态环境相结合,形成了具有湘西文化特点的苗族服装文化。他们把一切象征美好吉祥的事物,如花草、鱼龙、飞禽等编织刺绣在自己的衣服、围裙、头巾、鞋袜、背篼以及床上用品上,组成一曲充满浪漫色彩和神话故事的乐章。随着社会发展,湘西苗族服装不断以新的面貌展现在人们的面前。

1、古代湘西苗族服装


清代苗族女装(田仁利摄)


湘西苗族古代服装男女差别较小,一律是色彩斑斓的布衣,头缠赭色花帕,脚穿船形鞋,全身佩有各种银饰物。据清道光《凤凰厅志》记载:“苗人惟寨长擞发,余皆裹头椎髻,去髭须如妇人。短衣跣足,以红布搭包系腰,着青蓝布衫,间有刺绣彩花。富者以网巾约发,贯以银簪四五支,长如匕,上扁下圆,两耳贯银环如碗大,脖围银圈,手戴银钏。”“其妇女银簪、项圈、手钏皆如男子,惟两耳皆贯银环三四圈不等。衣服较男子略长,斜领直下,用锡片红绒或绣花卉为饰。富者头戴大银梳,以银索密绕其髻,裹以青绣帕,腰不系带,不着里衣,以锦布为裙,而青红间道,亦有钉锡铃绣绒花者,两三幅不等,与男子异。”“未嫁者额发中分结辫,垂以锡铃、乐珠为饰。”



清末民初苗族红呢礼裙(何相频摄)

古代,湘西苗族服饰的款式繁多,这源于湘西苗族支系的繁多。据清同治《永绥厅志》卷六记载,湘西苗族支系从服饰和姓氏上分主要为红苗,此外还有青、花、黑、爷头、洞崽、八寨、箐、白、九股、黑山、黑脚、西溪、平伐、东、花、杨保、紫姜、吴家、梁家等苗,“考各志统谓之红苗”。支系不同,服饰各有特色,如箐苗,“衣皆用麻”;白苗,“衣尚白,科头跣足,盘髻粗簪”;九股苗,“服尚青”;黑山苗,“以蓝布束发”;西溪苗,“女裙不过膝,以青布缠腿”;平伐苗,“男子披草衣,短裙;妇人长裙,绾发”;东苗,“男以花布束首,著浅蓝短衣;妇绿布裳,缘绣,两袖甚窄”;花苗,“所著裳服先用蜡绘于布而后染,既染去蜡,则花见”。新中国成立前,湘西腊尔山苗胞还有贯首衣、裙裤、柳叶裙等远古衣裳的遗迹。

这些远离汉文化的民族服装,浸染了浓厚的苗族文化色彩。



清末民初苗族布鞋(田若然摄)

2、近现代湘西苗族服装

雍正年间“改土归流”后,虽说清朝地方官员规定包括苗族在内的少数民族“服饰宜分男女”,但是湘西苗族男女服饰发生两极分化、明显区别开来大概是在19世纪中叶之后。

(1)男子服装

清咸丰之后,湘西苗族男装改穿满襟衣,衣袖肥大,配紧身腰带,下着裤子,短而肥,行动方便。头裹青色花帕,脚缠青色或蓝色绑腿,下着草鞋、布鞋。银饰除耳环、项圈、戒指外,其他已不多见。

包花格帕、穿条纹衣是青年男子的传统着装(米跃进摄)


民国时期,湘西苗族男装去繁求简,变得更为得体合身实用,上装为对襟贴身衣,衣袖瘦小,裤子仍然短而肥大,头缠条纹布帕,着鞋,开始有袜。耳环、项圈已从中老年男人服饰中淡出。上衣喜黑白或青蓝相间的条纹布,裤为青、蓝素色布。

苗族男子的对襟衣一般有7颗布扣。有的青年男子,为使别人欣羡自己的富有和风光,甚至穿7件对襟衣,且件件花色各异。贴身内衣扣子全部紧扣,第二件少扣颈部一颗,第三件少扣两颗,依此类推到第七件只扣最下一颗,层层显露,一目了然,别有情趣。

(2)女子服装


清末民初“花保式”苗族服装(田仁利摄)


在男装趋向简单朴实的同时,女装却变得更加华丽多姿。受汉服、满服的影响,在大的款式上,苗族妇女上衣改穿满襟衣,圆领大襟右衽宽袖。下裙改裤,短而肥。但在具体部位的装饰上,仍然保留着苗族传统服饰的母题,凸显出湘西苗族服饰的个性,形成湘西苗族服装的特有式样。且由于湘西苗族支系众多,各地女装不尽相同,有的还有较大差别,大致可分为“花保式”“凤松式”“吉泸式”三个款式。

花保式。花保式服饰主要流行于花垣、保靖、古丈、吉首等县市。妇女穿圆领大襟右衽衣,短小贴身,习于卷袖,以露出白色桃花袖套为美。上衣无盘肩花纹,衣襟纹饰多,追求大红大紫,艳丽夺目,少留空白。佩戴绣有龙、凤、花草、虫鱼等纹饰的围裙,戴黑、白布帕或丝帕盘绕于头。头帕层层环绕呈螺旋状,额前绕成平面,脑后似梯田形,末挽一道,平整于额眉。下着宽脚裤,裤下方有两道滚边,一道花纹,两道水纹或花带,穿花鞋。

凤松式。凤松式服饰流行于凤凰、麻阳、花垣等县及贵州的松桃县。特点是上衣长且肥,有盘肩花及两道滚边,前襟纹饰较少,色彩淡雅秀气。富人之家也有吊脚花,或称吊底花,少则一层,多则三层滚边花。戴绣花胸围兜或银片胸围兜,下穿绣花裤、绣花鞋。佩戴银肩及云肩。头缠花格帕或丝帕,层层环绕呈圆筒形,以高大为美。


“凤松式”苗族服装(向民航摄)

吉泸式。吉泸式服饰流行于沅陵、泸溪、古丈、吉首等县市。妇女穿海蓝色立领大襟窄袖短衣,无纹饰。戴挑花胸围兜。男女均围白帕,绣青色花蝴蝶,朴素美观,独具风韵。


“吉泸式”苗族服装(赵春华摄)


各种款式中,都分生活装、礼宾服(盛装)、祭祀衣(巴岱、头人及祭祀专用的接龙服饰)、作战服(如特制挡箭马甲)等等。

在具体部位上,湘西苗族女装有其自身的特色。

头帕。

妇女喜包头帕。头帕对突出仪表、增强气质、保暖防寒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布料和缠戴方法十分讲究。



苗族服装种类繁多,各地差异较大,从质地不同、长短不一、包法各异的头帕就可见一斑。(田仁利、何相频、赵林、向民航、赵春华、程明君、伍秉纯、覃庆贵等摄影、提供)

头帕布料有棉质和丝质两种,一般长1.8丈(6米),最长的可达3丈(约10米)。棉质头帕有素色和花色两种。素色头帕多为青、蓝、白3色;花色头帕有织就的条纹花帕、井字格花帕,扎染的狗脚纹花帕,挑花头巾。丝帕是头帕中的珍品,一般只在节日聚会、喜庆做客时缠戴。

包帕是一门手艺,也是一门学问,既要讲究美观,又要包紧扎实,见得大众,行得荆棘。常见的式样有圆筒形高帕、交叉帕、平顶帕、螺蛳形平帕和蝴蝶帕5种。头帕除了御寒、美化功能之外,还有防身伤敌作用,甩长头帕可绞杀敌人。

花垣、保靖的苗族妇女多喜用黑帕,折叠整齐,端正平正,不偏不斜,末挽一道,恰齐额眉。形状下小上大,呈梯状分布。

凤凰境内多用黑白横格花帕和井字格花帕。包在头上层层相扣,圆筒高耸,水波纹对比强烈,有如峨冠秋菊。顶呈锅底形,可置放小件物品若干。严冬季节老人另加一截3尺长的风帕,由额头包到脑后,连耳朵都包在内,以御风寒。

泸溪、古丈、吉首东部地区苗族妇女包白色头帕,用挑花技艺绣4对青色花蝶,朴素美观,所谓“头上帕子四个角,四个角上绣飞蛾”说的就是这种帕子。吉首其他地区邻近凤凰的苗族妇女包花帕,邻近花垣的则包黑帕。

上身装。

由领口、衣袖、套袖、衣襟、盘肩、衣脚、围裙等组成。

领口,有立领与圆领两种,均喜绣花。


接龙衣——苗族妇女盛装,在盛大喜庆节日活动时穿着。右衽,无领,大袖,双摆,套流苏花边带。刺绣图案生动、构图精巧,有凤凰、喜鹊、蝴蝶、莲花、鲜桃等,绣工精细,色泽艳丽。(唐宏吉摄)


衣袖,有两道滚边,绣花、鸟、鱼及人和树。其花纹精美,有巧夺天工之妙。

套袖,套袖亦称假袖,长约1尺,套在外衣的里面,由内向外翻,露于外衣衣袖外。它一般以白布为底,上有两道滚边,绣蝴蝶、花鸟、人和树。套在衣袖外,显得美观雅致。

衣襟,是服饰的重点装饰部位,有两道滚边,绣喜鹊登梅、锦鸡高鸣、双龙抢宝、蝴蝶起舞等图案,在色彩和内容上都颇为别致,耐人寻味。

盘肩,有3道滚边,绣石榴、牡丹、梅花等花纹,构图匀称。

衣脚,盛装衣边(下摆)滚边,绣蝴蝶、水波、六耳格等花纹图案。

围裙,是女装的重要部分,既可束胸紧腰突出线条美,又有护衬上衣的作用。围裙有胸裙和腰裙两种,均绣花朵,缀银花吊钩,鲜艳夺目。

下身装。

包括裤、裙、绑腿(裹脚)和鞋。

裤,布料多为青、蓝、墨绿色。款式短而肥。装饰部位在裤脚,在底色布上镶一块异色布,滚2~3道花边,绣花纹图案,如鲤鱼跳龙门、双凤朝阳、梅花含苞、石榴花果、水波滚滚、人犁田等。裤脚上的波浪纹,据说是记录苗族祖先从黄河、长江流域迁移来的;人犁田是说明苗族属农耕经济类型的民族。



脚肥大,喜着布鞋。(吴娟摄)

裙,最具特色者为百褶裙,裙长而宽,缝成褶子,以层数多为美。整体青红相间,裙脚沿边绣花纹图案,饰栏杆,五颜六色,美观而富丽。一般只在“吃牛”“接龙”盛大祭典时方穿之,故又称“礼裙”。还有的苗族支系,妇女喜穿短裙或超短裙,如一支叫“西溪”的支系,旧多住吉多坪(今属花垣县吉卫镇),“女裙不过膝,以青布缠腿”。(清宣统版《永绥厅志·卷之六苗峒》)



裙长而宽,以褶多为美。(田仁利摄)

绑腿(裹脚),苗语称“炒老”,是苗族一种古老的装饰。长约2米,宽20厘米,棉布。寒冷之时,男女老少均用它缠数层于小腿部,起保暖作用。


2017年,为建州60周年州庆活动而新研制的苗族服装。(田仁利摄)

鞋,以穿麻凉鞋、草鞋、布鞋、大鱼棉鞋、船底鞋、钉子皮鞋(下雪时穿)居多,其中最盛行的是麻凉鞋和草鞋。

(3)儿童服装

苗族儿童服装是成人服装的简化,其特点主要体现在帽饰上。有凉帽、船形帽、罗汉帽、虎头帽、猫头帽、狗头帽、龙凤帽、麒麟帽、八仙帽等,花色美艳,制作精细。


凤凰苗族童装(向民航摄)


还需一提的是妇女的礼服,俗称嫁衣,是苗族服装的精品力作。制作礼服是苗族妇女一生中的大事,除了选用最时尚、最贵重的布料做衣裤外,还有配套的华丽花带、围裙和贵重的银帽、披肩、凤冠、银链、项圈、手圈等银饰,因此耗资、费时都是一般服装的数倍甚至数十倍。礼服的制作是银匠、绣花工和裁剪师傅共同劳动的结晶。礼服在少女未嫁数年前做起,首先是准备白银打制名目繁多、做工精细的银饰,并请寨中有名的绣花女绣花,到出嫁之前的数月再择吉日良辰缝制礼服。出嫁时,姑娘才第一次穿礼服,以后只有在重大节日和椎牛、接龙等祭祀活动,或陪伴女友出嫁时穿戴,平时则珍藏,百年之时则作为寿衣。


苗族礼服,俗称嫁衣。一样的花枝招展,谁是新娘呢?肯定猜中间那位。其实左边第二位才是今天的主角。(程明君摄)


苗族服饰的色彩及纹饰,无不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生活在幽邃密林中的苗族,因虎豹猖獗,时常危及人的生命安全,在装饰上便将自己打扮得同环境色彩一样,使凶禽猛兽难以辨认,因此,主要以黑色及青色为基本色调;居于水边的,则要以青色或绿色等为主色来美化自己;居于高寒山区的,则多采用白色、灰色。在纹饰上,因湘西苗族素以“红苗”著称,故服饰图案的内容多以龙、凤为主体,一般偏重红色。他们还从自己的内心世界出发,结合环境状况,创造了多种多样寓意深刻或富于幻想的服装纹饰。如鱼虾花草,象征虾生鱼养、子孙繁衍;花开草绿,欣欣向荣,表现其对自由繁荣世界的追慕;一些几何图案则象征刻画的地图,显示其祖先迁徙的路线,起着记叙历史的效应,既有装饰的美感,又有不忘祖先的意义;还有一些单独物体图案的巧妙配合,表现了苗民敬祖的习俗与美德,如龙纹,多是反映敬仰祖先“仡戎”的心理意识;均衡构图的“母子龙”,象征祖孙的温存团聚;“对偶龙”,象征生活的丰满与乐趣。通过以上的纹饰,使得湘西苗族的自然崇拜、图腾崇拜和祖先崇拜意识得到了进一步的表现和升华。

(二)银饰


苗族银饰种类繁多,以大为美,以多为美,以重为美。(向民航摄)


苗族银饰以其种类繁多、造型精美形成了一种极具审美价值的独特银饰文化。其审美观点从“以大为美,以多为美,以重为美”发展到“以精为美,以新为美”。从佩戴部位上大体可分为头饰、颈饰、胸背饰、手饰、脚饰等。主要部位的饰品又按苗族支系、片区分为不同的类型。

2006年,湘西“苗族银饰”入选国家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1、头饰

银帽。又名接龙帽,俗称“雀儿窠”,苗语叫“纠”。一般用雪银1500克左右制成。因为耗银多,非富有人家不能制,一寨、几寨才有一顶,需用时可借用。

青年妇女性婆娑,喜爱银花戴得多。富贵有钱崇古礼,满头遍插鹊儿窠。——清代佚名《银帽》(赵林摄)

银花大平帽。银帽呈圆形,直径60厘米,重470克。其构造由3大部件组成:前后为两块半圆形银皮合成圆形,中空用细丝螺旋构成圆顶形。3部件可以拆开。帽顶焊花、鸟、鱼、虾、龙、凤、蝴蝶等图样,饰湖绿和桃红丝线花束,如繁花绿叶铺满其冠,与银色辉映相衬,显得既美观又富有诗情画意。

插头银花。苗语称为“疏山”。一般重40克,造型有蚩尤大刀、长矛、菊花、梅花、桃子、棋盘花、蝴蝶、寿字等,顶上吊湖绿桃红丝线花束。

插头银椿花。苗语称“木比咬”。花垣雅酉等地苗族妇女喜插戴于头帕上。椿花下端的插杆,中间为蝴蝶、白鹤、虾子、梅花、螃蟹等物件,缀有红绿丝线花束。

银凤冠。这是未出嫁姑娘戴在前额的装饰品。构造为银皮一块,宽约4厘米,长约37厘米,重180克。上镂空有多枝方孔古钱、莲花纹、梅花点、梅花朵等。两头为对称的蝴蝶和一半圆圈。银皮上悬二龙抢宝、双凤对菊和多种花草。银皮下端缀9只展翅欲飞的凤凰,每只凤凰含吊一根银细链。凤冠戴在头上呈半弧形,将姑娘装扮得如凤凰般美丽妩媚。


银凤冠(卢瑞生摄)

儿童帽饰。苗族儿童银饰主要是帽饰、手镯和胸饰,而帽饰最为丰富多彩,多为菩萨图案,工艺精湛,造型逼真。如一件银饰狮子帽,重135克,帽檐下为花瓣组成的八角圆形,花瓣上钻星点和梅花,有鲜活如生的蝴蝶、虾、螃蟹、鱼、花草等银饰物。花草虫鱼上缀有红绿丝线花束。中间为一圆银片,上为一银狮。其狮造型逼真,周身钻满纹饰,口、耳、身、尾饰满银须,稍抖动,便毛须颤动,活灵活现。

2、颈饰

轮圈。苗族称为“果公根”。可单独佩带,亦有加匾圈、盘圈佩戴的,是颈部主要银饰品。小的轮圈需银300克,大的重约700克。中段为弯弯扭扭形状,两端做一公母套钩,钩柄上缠纹一二十道凸状银瓣,美观结实。

扁圈。这是项圈中的中层饰品,为数5匝,即由5根组成一套,外圈最大的一根重约133克,依次是121克、111克、104克、94克。圈心成筋脉状,有菊花纹饰,两端为公母套钩。花垣苗族妇女将扁圈戴在胸前,两头大而中间小,谓之“哈高”,即吊勾之意;凤凰苗族妇女将扁圈扣戴在颈后,刻花部位戴在胸前,两头小而中央大,其特点分外鲜明。

盘圈。苗语叫“靠莪著”。有5匝互相叠压,大的在下,小的在上,故又名“叠板项圈”。每匝均凿花纹图案,十分美观。两头有公母套钩。盘圈是苗族妇女清代以前的饰品,现不多见,十分珍贵。


七层扁圈(卢瑞生摄)

披肩。又称云肩,是妇女披在衣领上的银链饰物,类似流苏。披肩需银1千克打制。一般为缎面做底,银饰缝缀其上,制作精细,为苗族银饰中之精品。佩戴时,披肩能随肩、胸的高低、凸凹而紧贴于肩胸。披肩胸前焊接7或9组银串。每组银串多为两层,每层都是钻花镂空的薄银片,系银串,上层为2串,下层为5串,每串下端系银铃、小银片等。

儿童项圈。需银百余克,精细如筷子,刻简单花纹。儿童戴时,项圈上多挂一条银链垂至前胸,链子下端吊有一腰子形的银锁,以示驱邪之意。

3、身前身后银饰

牙扦。装饰兼适用之物,挂于胸前右方,重约200克,长68厘米。牙扦上安一个小银圈,便于套挂在胸扣上,中央为打制的虫鱼鸟兽及植物藤草连缀,下端吊耳挖、牙扦、马刀、叉、剑、针夹、铲等小银器物。

银针筒。装饰兼适用之物,苗语叫“针就莪”,作装针之用。

围裙链子。共有两种:一种是两端勾于裙上,链子的中央挂在颈上或项圈上;另一种是系围裙捆于腰上。围裙若用银链系,就可免用花带。

挂扣。是用银质梅花编织而成的链子,故又名“梅花大链子”,苗语叫“拉比过”。其制作方法是先用银薄片编成少则数十、多则200余朵小梅花,再将一朵朵梅花和小环连接成链子。佩戴时挂于扣上,悬于右襟。



身前身后银饰(田仁利摄)

银纽。有珠形、盘形两种式样。一般安单纽,有好奇者,将5颗纽扣结为一束,安在应扣部位。银扣一般重10克,两面凸起,有荷花、梅花纹,银光灿烁,赏心悦目。

银花银蝶。是零星饰品,多组合或散钉于衣裤、围裙、胸兜上,图案有八宝、花卉、麒麟、虫、鸟、龙、宝莲灯花等。

银牌。悬挂于胸前,形状有长方、正方、斗笠状。表面钻花草、八宝、鹿、狮子、飞蝶、人物等图案。

后尾。是苗族妇女在重大节庆之日才佩挂的银饰,苗语称为“写兔”。它由花草、藤叶、银牌等装饰物连缀而成。银牌上图案有二龙戏珠、百鸟朝凤等。从后衣领挂过臂部,有如银沙垂背一般。

4、镯环

手镯。又称臂环,苗语称“禾抱”。镯子种类多,按形状可分为20余种。有的能开合,有的整体连接,不能开合。重的可达370克,轻的38克。平时戴1只,节庆集会时则一手戴三四只不等,两手所戴需对称。手镯既是苗族女子的装饰品,又是男子的装饰品,具有吉祥如意的含义。


重大节庆活动时,每只手常戴三四只手镯。(卢瑞生摄)

儿童银手镯。又称手圈。重30~40克,直径4~5厘米。一般两只一套,一只上面配官印一颗,一只配瓜锤一对,取“文武双全”之意。

戒指。俗称指环,苗语称“旷达”。戒指种类多,其中最具民族特色又充分体现银匠聪明才智的是“呆四连环梅花套戒指”。它如同现代的小魔方,由4个连环组成,每个连环上有“<”形状,平折成90度,每环交错套在一起,能分能合。分开后,不熟悉之人难以复原,故名“呆四连环戒指”。人们少则戴1副,多则戴4副,戴的部位必须在手指的中节上。

耳环。有龙头环、虾环、梅花吊须环、猪尿环、水虫环、荷花环、蝴蝶环、单丝环等多种造型,并在银环下缀虫鱼、花卉、叶片等银饰片相配。因耳环需银不多,苗乡妇女一般皆有,且日常生活中也戴之。

苗族银饰源远流长,丰富多彩,极富特色。随着旅游业的发展,传统银饰加工技艺又逐步得到恢复和推广,产品种类逐渐增多。

苗族银饰的制作主要靠手工操作,在湘西几乎都是在家庭手工作坊里完成。传统加工材料为白银,如今,白铜、白铁、铝等材料常被用作替代品。外来之人不必担心买到假银,银匠师傅会坦诚相告那是真银,那是替代品,这是他们的为技之道。主要加工设备有小火炉、小铁锅、铁砧、铁锤等,煅制时一般烧木炭。加工工具有钻子、凿子、钳子、镊子等,还有各种模子。模子主要用于平面的银花、银扣、胸链、针筒和戒指、耳环的制作加工。大型银饰制品如项圈、手镯,一般靠打制,主要工具是锤子,锤打而成,然后打磨上光。



苗族银匠吹制银链(田仁利摄)

苗族银饰加工技艺靠师徒传承,多是家庭内部父子相传。因为是谋生手段,一般传男不传女。作为民间工匠,银匠一般都是在家里制作出产品,然后上街赶集进行销售,很少有上门加工的。若有定做银饰的,就直接找上门,提出具体要求,然后在赶集的时候在集市上交货。一般是双方按行市讲好价格,达成口头协定,不用交定金,双方也不会反悔。

姑娘出嫁,银饰是必备的嫁妆之一。(程明君摄)


苗族银饰是苗族民族文化的综合载体。它一方面具有显示家庭财富的作用,另一方面又具有耐人寻味的文化含义——苗族银饰作为民族的标志,起着维系苗族某个社会和某些群体的重要作用。在同一支系中,人们往往佩带同样的银饰,银饰成为族群的识别符号;银饰作为崇拜物,它把同一祖先的子孙紧紧地凝聚在一起;作为婚姻标志,它给人们的婚恋生活带来良好的秩序;作为巫术器物,它从心理上给人提供生活的安全感。因此,苗族银饰不是单纯的装饰品,而是根植于苗族社会生活中的文化载体。苗族众多的分支和不同的地域产生并形成了苗族多样化的银饰文化。

在苗族人民的心目中,银子属于金银财宝,银饰往往是每个家庭必备的装饰物,家里的银饰越多,分量越重,就表明该户人家的经济状况越好。此外,因银色泽好,易于加工,在民间广为采用,成为大众化的最佳选择,经漫长的历史发展,形成了一门独特的民间工艺,体现在工艺精细、纹样丰富、造型独特、功能复杂等各个方面,与民间工艺、民俗生活、节日庆典互相交融,形成各具特色的银饰文化。


【来源:《湘西民族风情》】   




相关文档: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
关闭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