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全面认识新时代党的民族理论体系?听听中央民族大学专家的解析

如何全面认识新时代党的民族理论体系?听听中央民族大学专家的解析

来源:国家民委 发布时间:2020-04-22 17:12:25 字体大小:

(彭谦  张岳嵩)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新时代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是全体中华儿女勠力同心、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新时代党的民族理论体系建设,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在新的历史时期的中国化,其成果集中体现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工作的重要论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工作的重要论述既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党的民族理论体系在新时代建设的最新成果。

 

一、新时代党的民族理论体系的新发展

在对基本国情的判断上,习近平总书记阐明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对我国的重要意义。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是先人们留给我们的丰厚遗产,也是我国发展的巨大优势。这一基本国情要求我们把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作为各民族最高利益,坚持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坚定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阐释在新时代党的民族理论体系中占有基础性地位,为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制度设计、政策选择和工作路径提供了认识前提。

在坚持党的领导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实践证明,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大团结,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凝聚各民族、发展各民族、繁荣各民族。坚持党的领导,在党的民族理论体系中占有核心地位,揭示了中国共产党在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这两大使命中发挥的核心作用。

在对基本制度的认识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正确道路的重要内容和制度保障。加强民族团结,根本在于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要做到统一和自治相结合、民族因素和区域因素相结合。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论述,为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提供了制度理论层面的支撑,从论证基本制度关键作用的角度出发,阐明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重要性。

在民族关系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民族平等是新中国立国的根本原则之一,我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开辟了发展各民族平等团结互助和谐关系的新纪元。民族团结是我国各族人民的生命线,要把加强民族团结作为战略性、基础性、长远性工作来做。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这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也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目标。实现这个心愿和目标,离不开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将民族平等放置在立国原则的高度,在民族关系上为各族人民共同努力实现中国梦提供了根本层面的观念引导;对于民族团结的强调,则指明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力量来源。

在民族发展问题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发展是解决民族地区各种问题的总钥匙。中华民族是一个大家庭,一家人都要过上好日子。没有民族地区的全面小康和现代化,就没有全国的全面小康和现代化。在新时代党的民族理论体系中,发展既是解决民族问题的现实路径,也是民族工作的价值目标,要在发展中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中实现发展,把各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确保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同全国一道实现全面小康和现代化。

在精神层面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构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文化是一个民族的魂魄,文化认同是民族团结的根脉。各民族在文化上要相互尊重、相互欣赏,相互学习、相互借鉴。要在各族群众中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牢固树立正确的祖国观、民族观、文化观、历史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构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是党的民族理论体系的重大突破,从精神层面指明了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目标,为加强文化认同、实现民族工作创新发展提供了着力点。

 

二、新时代党的民族理论体系的内在逻辑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基本国情、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是立足点。党的民族理论体系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化的成果,充分反映了理论来源于实践又面向实践的特点。我国的历史与现实都说明,统一多民族国家是中国最为基本的特点之一,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是我国发展的一大优势,只有充分认识多元与一体的辩证关系,才能准确提出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理论方案。

中华民族共同体是对中华民族整体性的本质判断。“中华民族共同体”这一表述将对中华民族的理解提升到了更高的层次,破解了中华民族与各民族都使用“民族”一词面临的概念辨析难题。“中华民族共同体”这一概念呈现出中华民族的整体性,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56个民族像石榴籽一样属于中华民族的一部分,属于中华民族共同体这个“一体”之内的“多元”。

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是解决中国民族问题的道路选择,坚持与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解决中国民族问题的制度选择。在充分认识中国基本国情的基础上,中国共产党在实践中为解决民族问题找到了一条正确的道路,创造性地建立和发展了适合中国国情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实践证明,在道路和制度上的正确选择,能够有效应对我国在新时代面临的新问题与新任务。这两大选择立足于解决实际问题,体现了党的民族理论来自实践又面向实践的理论取向。

民族工作方式方法是解决具体民族问题的实践总结。如果说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和关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相关理论是从总体上探索如何解决中国民族问题,属于宏观层面的理论阐发,那么民族工作的方式方法则为实际工作提供了具体方案,是对民族理论中原则、政策和制度的具体实践。这些方式方法连结了抽象的民族理论和实际的民族工作,是理论体系中最具实践性的部分,在实际运行中的经验反馈能够为理论的完善提供支持。

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是精神保障。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强调中华民族精神及中华文化是各民族共同铸就、共同享有的精神文化。在理论上凸显精神文化的重要性,既有利于在认识层面深化对基本国情与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理解,也能够引导人们对精神归属的追求,增进文化认同。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目标追求。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作出了系统性论述,涉及内涵、路径、要求和规范价值等各方面,构建起包含国家政策、社会发展目标、历史定位和共识价值在内的系统工程,体现了党的民族理论体系建设在新时代承担的历史任务和价值取向。

(作者单位:中央民族大学中国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研究院 来源:中国民族报)

 

[转自国家民委公众号]



相关文档: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
关闭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