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自治州简介]贵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

[少数民族自治州简介]贵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

来源:国家民委网站、本站编辑 发布时间:2017-11-16 16:44:00 字体大小:
 

地理位置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位于云贵高原东南边缘,东邻湖南,南接广西,与本省黔南、铜仁毗邻,境内山川秀丽,气候宜人,资源丰富,民族风情浓郁。

建制沿革 黔东南州是苗族侗族聚居较集中的民族自治地方,历史悠久,民族文化源远流长。1949年11月,设镇远督察区专员公署,辖镇远、炉山、黄平、施秉、余庆、三穗、岑巩、天柱、台江、剑河、锦屏和雷山等12县。1956年7月23日,废镇远督察区专员公署建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余庆县划出归遵义专区,炉山县更名为凯里县(于1984年撤县建市),黎平、从江、榕江、丹寨、麻江五县由都匀专区划入。

  行政区划 全州辖16个县市和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有90个镇,116个乡(17个民族乡),5 个街道办事处,89个居民委员会,68个社区居委会,3226个村民委员会。首府凯里市,是全州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人口民族 在黔东南州3.03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聚居着苗、侗、汉等33个民族,总人口402.41万人,少数民族人口328.31万人,占总人口的81.6%,其中苗族人口占42.0%,侗族占31.7%,是全国30个民族自治州中少数民族人口绝对数最多、苗侗民族人口最多的自治州,是全国苗族侗族人口最集中的地区。以苗族飞歌、侗族大歌为代表的原生态民族文化名扬海内外,是“世界苗侗原生态文化遗产保留核心地”。

  地质地貌 黔东南国土面积30337.1平方公里,东西相距220千米,南北跨度240千米。地势西高东低,自西部向北、东、 南三面倾斜,海拔最高2178米,最低137米, 历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说。境内沟壑纵横,山峦延绵,重崖叠峰,境内有雷公山、云台山、佛顶山、弄相山等原始森林,原始植被保护区与自然保护区27个,其中雷公山自然保护区为国家自然保护区。境内有三条主要河流,即清水江、舞阳河和都柳江,平行贯穿中、北、南部。

  气候资源 黔东南的气候属亚热带湿润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年均气温在14-19摄氏度之间,雨季明显,降水较多,全州年降雨量1200mm左右,年平均无霜期270至330天之间,年平均气温16℃,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气候资源较为优越。农作物三熟潜力较大,北部普遍轮作两熟。

  水能资源 黔东南州水能资源丰富,开发条件优越。水能蕴藏量332万千瓦,可开发的水能资源244万千瓦,河流天然落差大,全州农村小水电站装机容量达16.32万千瓦, 凯里火电厂装机容量达50万千瓦小时,2005年全州年发电量38.71亿千瓦时;  生物资源 黔东南生物资源品种多,价值高,全州森林面积223.2万公顷,活立木蓄积量6760万立方米,覆盖率达53.68%,有各类植物2000多种,其中野生植物资源150余科,400多属,1000余种,在种子植物中,有中国特有属24属,占全国特有属的11.7%,有秃杉、篱子三尖杉、银杏、鹅掌楸等重点保护树种37种,占全国重点保护树种的10.5%,占省保护树种的90.2%;药用野生植物400余种,盛产太子参、松茯苓、五倍子,天麻、杜仲等名贵药材驰名全国;有野生动物上千种,草鹗、麝羊,彪豹、毛冠鹿、娃娃鱼、中华鲟等10多种被列为国家重点保护动物。

  矿产资源 黔东南矿产资源种类繁多,储量丰富。全州现已探明储量的矿产有重晶石、铝钒土、汞、煤、铁、锰、锑、金、铅、锌、铜、磷、石灰石、白云石等,其中重晶石、玻璃用石英砂和锑矿名列贵州省的前三位,特别是重晶石保有储量占全国的60%以上。金矿和石灰岩等矿产也极具优势。

  风景名胜 黔东南州自然风光神奇秀丽,人文景观绚丽多彩,民族风情浓郁迷人。有20个重点民族文化旅游乡镇和100个重点原生态民族文化旅游村寨,50户以上的民族文化村寨3900多个。有1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个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镇、2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2个国家级生态博物馆、3个国家级森林公园、3个中国民间艺术之乡、3个中国民间绘画之乡、4个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以舞阳河和云台山为代表的山水名胜,自然风光迤逦多姿;以凯里、台江、雷山为代表的苗族风情,文化底蕴浓郁;以黎平、从江、榕江为代表的侗族风情,独特的建筑艺术令人赏心悦目;还有施秉杉木河、黄平野洞河、剑河温泉、岑巩龙鳖河等景点,构成黔东南多姿多彩的旅游景观,黎平高屯天然石拱桥和述洞侗族独柱鼓楼、榕江车江八宝寨古楼等世界之最已列入吉尼斯纪录。遮天避日的亚热带森林,夏无酷暑的宜人气候,又使其成为理想的避暑胜地。黎平肇兴堂安侗寨和锦屏隆里古城为中国与挪威国际合作项目生态博物馆,境内有“舞阳河”和“黎平侗乡”两个国家风景名胜区。

  


 

 

 

相关文档: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
关闭 打印